6月17日,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建院66周年纪念日,省法院举行了“公众开放日”活动。
上午8时30分,一拨拨前来参观的人们,走进了省法院审判区。这次公众开放日有一个特点,首次邀请了小学高年级学生走进法院参加开放日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法律知识和法治的熏陶。
在省法院二楼大法庭,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常松通过视频,向来访的公众表示欢迎。他表示:法院工作始终离不开公众的监督和支持。公众开放日的设立为公众参与司法、了解司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是实现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希望各界人士关心法院,了解审判,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省法院审判区入口处,身着法官服的讲解员引导人们来到了法律文化长廊的铜塑像前。介绍了法治史和法律文化,介绍了21位著名中外法律人物和法学家,介绍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董必武,中国历代法律代表人物子产、商秧、长孙无忌、包拯、海瑞、管仲、孔子、张斐、沈家本等历史人物,介绍了盖尤斯、萨维尼、霍姆斯等著名法学家。随着参观的行进,讲解员逐个讲解这些中外法律人物的法律思想。当介绍到董必武,着重讲到:“董必武是党的创始人和第一代领导人,也是当时党内唯一系统学过法律的。建国以后,他是第一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老的法治思想对现在和今后我国的法治建设仍有指导意义!”
公众走进省法院立案大厅,目睹了立案、分案工作全部用电脑操作,彻底杜绝分案的人为性。过去,到法院查询有关案件的信息,对一些当事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现在,省法院开展了案件的电脑查询和导诉工作,实行了查询方式的多样化,窗口查询、电话查询等等,接待法官会在第一时间告诉当事人案件的承办法官、立案时间、开庭时间等诸多信息。
开放日期间,审判区4 个法庭分别审理一起刑事案件和三起民商事案件,这几起案件都是省法院排期开庭的案件,公众在参观中观摩了庭审。
公众驻足省法院庭审观摩室,体验到庭审观摩系统多媒体音视频技术、大屏幕显示技术,目睹庭审直播、点播等功能。遇有重大案件的审理,省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可以在庭审观摩系统观摩庭审过程,以便更加直观地做出评判。
目前,省法院审判法庭全部实现了庭审直播功能。全省法院已建成155个科技法庭和57个具有远程审判功能的法庭。过去,开庭是由书记员用笔记录,难免有遗漏和记录不准确的情况出现。现在,科技法庭庭审记录系统可以把庭审的整个过程和庭审笔录用声音、图像的方式完整记录下来,而且可当庭刻录出DVD光盘,随卷宗归档。
上午10时,省法院还举行了行政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发布了三起典型案例。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新大石油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刘桂凤亲自参加了公众开放日活动,她说:“法院工作与群众的联系面很广,关系到千家万户。这些年,我们企业和法院的联系也很多,我对法院工作的印象和感情也很深。 企业发展与一个人的成长一样,有时总免不了要生病,也就是有经济纠纷。人一辈子遵守刑事和治安法律法规,可以不触犯刑律,但不能不打民事官司。省法院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让群众走进法院,了解法院,了解法官的工作,这样做很好。什么事公开透明,群众心里就亮堂。”
前来参观的吉林财经大学法学院大三1145班学生杨庆鹏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省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他这次来主要是想观摩一起民事案件的庭审。他说:“亲身到省法院参观,一方面感受到了法律的庄严和神圣,另一方面也更增加了法律职业的自豪感。通过参观,感到打官司不像有些人传说的那样就是“打关系”,而是要靠证据说话,特别是党的十八大部署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法院和法官审理案件将更公平公正。将来,我要做一名律师,做一名法律职业人,与法官一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东北师大附属小学6年2班同学王驿轩和5年5班同学刘元吉说:省法院这个地方很神圣,参加省法院的开放日活动深受教育。班级同学中也有吵架的现象,平时我们遇到了,问清啥事,能调解的就调解解决了,不好处理的就交老师。参加开放日活动让我们感到遵守纪律要从小打好底,不然,品质不好,长大以来就会犯法。我们小学生不仅要学习好,而且品德也要好,要做有理想、有知识、守纪律,遵纪守法的人,参加法院开放日活动,收获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