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院要闻
情系百姓 一心为民 做群众满意的立案法官
  发布时间:2021-11-25 09:55:37 打印 字号: | |

近日,吉林省政法英模事迹报告会在长春举行。报告会现场,来自法院系统的英模代表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第一庭庭长孟宪玲作了事迹报告。

孟宪玲是一位一心为民的清廉法官,更是受群众爱戴的“明星法官”,服务群众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真心、细心和耐心,作为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第一庭庭长,孟宪玲始终坚持工作在窗口一线,把服务二字刻在心里,在立案一庭工作8年来,接待群众20000余人次,用精湛的业务为当事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带领全体同志在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一站式多元解纷及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诉源治理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报告会现场,她用质朴的语言将一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法官”的故事呈现在我们面前。‍

“法官既需要执法如山、秉公办案,也需要法外柔情、会做群众工作。”

在立案窗口,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当事人。有的是案子败诉,到立案窗口发泄不满的;有的是饮酒后精神恍惚,听不懂也说不清的;更多的是不懂法,又想把事办成的……

一年除夕的下午,一位老大爷怒气冲冲来到法院,在立案窗口破口大骂。谁跟他说话,他就冲谁发火。孟宪玲走过去,先给他倒一杯热水,耐心听他发泄不满,等他情绪稍微平复后,孟宪玲跟他说:“大爷,有啥事,您跟我说。”老人见孟宪玲态度诚恳,才愿意向孟宪玲倾诉自己的心事。孟宪玲一听,原来老人是对生效判决不满意。虽然这不在她负责的工作范围,但孟宪玲还是耐心地把法律依据逐字逐句解释给老人听。渐渐地,老人听明白了,也冷静了下来。临走时他歉疚地说:“孟庭长,大过年的,还给你们添堵,真是对不住啊!”

一次,有位当事人来立执行案件。可是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没有管辖权,不能受理。负责执行立案的法官耐心向当事人做了解释,可当事人仍不接受,坚持立案,而且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年轻的立案法官被气得满脸通红。孟宪玲见状立即上前,通过她的温言安抚和耐心帮助,使当事人“灭了火”。事后她语重心长地安慰年轻法官道:“坐在这个位置,咱们就不是普通老百姓,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身上的法官服。法律专业性太强,当事人不懂,可以理解。再说,谁家摊上官司,那不都是天大的事啊,情绪失控在所难免,我们受点委屈不要紧,慢慢摸索出与群众打交道的经验就好了。”有了孟宪玲的言传身教,年轻法官们得到了历练和成长,接待当事人越来越有耐心,还多次因为服务态度好,受到了当事人的表扬。

这样的事,在立案窗口时常会遇到,处理不好,极易引发信访。孟宪玲把中医诊断方法“望闻问切”引入到立案接待中,总结了一套“立案接待心理术”: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表情,听其诉说,与其交谈,了解其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运用这套方法,妥善处理了不少立案信访问题,孟宪玲带领的立案窗口,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当场立案率,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多次被评为标兵窗口、示范集体、先进党支部。

“立案工作虽做不到惊天动地,但它是法院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人民法官的使命担当和爱民情怀。”

群众打官司,诉讼服务中心是要进的第一道门。能否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当事人在立案窗口的“初感受”十分关键。

一天,孟宪玲正在窗口接待当事人,值班法警急匆匆跑过来说,有个老大爷突然晕倒在诉讼服务大厅的椅子上了。孟宪玲赶紧跑过去,只见老人嘴唇发青,脸色苍白,呼吸困难。根据平时掌握的急救知识,孟宪玲初步判断大爷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围观的人很多,有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有的怕处理不当,出了事承担责任。顾不得多想,孟宪玲一面让人赶紧拨打120,一面到急救箱取来速效救心丸给老人服下。过了十多分钟,老人苏醒了,一问才知道,老人前不久刚做完心脏手术,这次来法院是找法官咨询案件,没想到突然心脏病发作。知道是孟宪玲救了他,老人感动的握住孟宪玲的手,连声道谢。

事后,有人问孟宪玲,这个当事人也不是办理立案业务的,你不管也没啥问题,你管了,万一抢救不过来,家属让你承担责任可咋办?孟宪玲说,群众只要进了法院的门,有事咱就得管。何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能怕担责任而漠视群众的生命啊!

孟宪玲常说,要把群众的事,当成亲戚朋友的事来办,就一定能办好。

去年疫情期间,孟宪玲收到了一封来自江苏的信,打开一看,是几份上诉状,本来可以转交基层院处理的,但是孟宪玲一看是外地当事人,而且年龄很大,怕老人着急,就先给老人打去了电话,让她放心,并告诉老人按照流程规定,要先把上诉费交上,才能办理后续手续。老人一听着急了,说自己离得太远,身体不好,不能亲自过来交费。孟宪玲宽慰老人说,可以让儿女帮忙,通过银行、支付宝转账都可以。同时叮嘱财会人员,收到老人的汇款,要及时开具票据。之后,孟宪玲第一时间把老人应留存的那联票据给她邮寄了过去,老人的上诉案件及时得以立案。事后,老人还特地写信对孟宪玲表示了感谢。

孟宪玲说,收到信后很感动,没想到她的举手之劳,当事人还特地写信感谢。她深切地体会到,只要我们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就会有我们。

“立案法官既要服务群众,也要想办法化解纠纷,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

去年年末,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收到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起诉本市一家知名民营企业的系列案件,标的额共计11.3亿元。案件的背景是:国企与民企共同承接了本市的一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工程本来进展很顺利,但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国有企业需要撤资。整个项目的压力都压在了民营企业身上,巨大的资金缺口造成工程面临停工的危险,很多回迁户也无法回迁,这个案件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更多矛盾。怎么做既能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又能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回迁户也能顺利回迁,是个难题。如果立案,非常容易,但是社会效果不好。一旦进入诉讼,审理时间长,还可能会导致损失继续扩大。孟宪玲分析了案情,认为诉前调解,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在征得双方同意后,她与律师组成调解团队,共同开展调解。调解一波三折:先是在还款时间上,双方存在严重分歧,后因担保人的变更,双方又迟迟谈不拢。孟宪玲多次召集双方代理人,研究解决方案。最后,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协议。事后,双方当事人都对孟宪玲法官表示真诚的感谢。

“服务是职责,服好务是目标。做好诉讼服务工作,也须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

多年如一日,立案窗口的法官换了一批又一批,孟宪玲就像一颗钉子一样,笃定地坚守着这块阵地。在很多人眼里,不事张扬的她是一个勤奋踏实、正直朴实的“老黄牛”,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还是一个勇于创新、能为人先的“拓荒牛”。

2014年,全国法院的数字化建设还都处于萌芽状态,孟宪玲抓住省法院搞电子法院试点的时机,率先在全省法院系统建立起电子法院功能体验区,制订起草了电子诉讼、电子送达等制度规范,率先开通了“微诉讼”平台,这些创新,为日后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她以全院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成为第一批入员额的法官。这一年也是立案窗口迎接挑战的一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要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党中央提出了要改革立案审查制度为立案登记制。这两大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落实好这两大便民利民的举措,孟宪玲作为立案窗口的直接负责人与庭长多次探讨,献言献策,对立案大厅软硬件的改造全程参与,高效落实,使吉林中院的立案登记制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有序运行。

2016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又提出案号标准化建设及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在这两项工作中,孟宪玲带领窗口人员群策群力,建章建制,抓好落实,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17年为打造全国一流诉讼服务中心,吉林中院对诉讼服务大厅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改造,孟宪玲全程参与了大厅的整体设计、信息化设备的采购、软件系统的安装,功能的设计。各级领导对改造升级后的诉讼服务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各地法院参观考察络绎不绝。孟宪玲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将服务行业的“首问负责制”引入到立案工作中,使服务质效大大提高,群众对立案庭的满意度节节攀升。

2019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重要指示精神,给当事人提供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孟宪玲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制定全市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牵头推动市委政法委将“万人成讼率”指标纳入各级综治考评体系。牵头起草并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全市法院“法官进网格”暨“人民法庭进网格”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孟宪玲的指导下,吉林地区诉源治理各项指标,始终位于全省前列。孟宪玲牵头制定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分调裁审工作意见,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和诉前调解机构,构建多元化调解工作体系。与吉林市司法局、吉林市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出台多部文件,引入律师、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化解纠纷。她积极推行速裁快审模式,统一繁简分流标准、流程,促进审判效率与质量同步提升,还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指导各基层院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两级法院全部接入地方综治平台或入驻地方综治中心。

孟宪玲想尽办法搞创新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她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为民服务永无止境。我将继续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一名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好法官。”这是获得“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后,孟宪玲写下的一段内心独白,也是她一直以来用实际行动诠释的为民情怀。

孟宪玲的报告深深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政法干警。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孟宪玲为榜样,筑牢政治忠诚,坚守职责使命,要以此次报告会为契机,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努力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吉林高院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