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要闻
种下法治的种子 守护未成年成长——辉南县人民法院开展法治副校长“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3-03-14 09:43:03 打印 字号: | |

“同学们,今天审理的这起故意伤害案件告诉大家,日常学习生活中,遇事不要冲动,千万别为争一时之气,就打算‘一展拳脚’,否则可能给大家带来无法承担的后果......”

“小朋友们,不要随便跟不认识的大人走,平时与家长出去游玩时,也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同学们,要善于辨别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切莫随意点开链接,不要随意给他人转账......”

这些场景,都来自辉南县人民法院法治副校长“开学第一课”活动。自“法治副校长”工作开展以来,辉南县人民法院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职能优势,全面铺开对接全县57所中、小、幼学校,将法院的司法审判资源转化为社会教育资源,通过扎实而有效的法治教育宣传活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朗朗读书声充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中,辉南域内的学校纷纷开学授课,辉南法院的法治副校长们也早早做好准备,大家认真规划,精心组织,希望为学生们送去一节别开生面的法治版“开学第一课”。



准备过程中,法治副校长力争在提高实效上下功夫,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要求,重点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防范电信诈骗等内容,教育同学们遵守规则规矩,从克服各种小缺点、小错误、坏习惯开始,防患于未然,把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在辉南法院模拟法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场所,辉南法院联合教育局开展“‘开学第一课’刑事庭审观摩”活动,邀请一百名高中生以及十余位教师参加观摩庭审。考虑到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常了解刑事犯罪案件,庭审前,法官向学生们简单讲解庭审案件的详细情况以及罪名解读,让学生和老师们对两起案件有了初步的认识。整个庭审过程程序规范、严谨有序,诉辩双方充分发表意见,充分保障了诉讼参与人的各项权利,学生和老师们认真旁听庭审,直观了解了刑事案件庭审基本程序,既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也加深学生们对法律的认知,对今后成长和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辉南县第三中学,宣讲法官侧重学生心理健康疏导。通过与学生近距离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理,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疏导,着重讲授有关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相关知识,通过互动问答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危害及预防的方式方法,营造平安、健康的校园法治氛围。



在辉南县幼儿园,宣讲法官与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一起学习防拐知识。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检验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宣讲法官组织两名干警参与了一次“拐骗”演练活动。由他们扮演“骗子”的角色,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引诱”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随后,帮助小朋友分析辨别参与演练活动小朋友做法的正误,加强对小朋友防拐和安抚教育。对小朋友强调,不要到没人或者人少的地方去,更不要跟陌生人走等,将防拐、防骗的意识植根到幼儿的心底。



在辉南县第五中学,宣讲法官用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将师生带入一个法律的世界。提醒在校师生及家长接听电话时提高警惕,严格甄别客服真伪,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账户、短信验证码以及照片等信息。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与家人及朋友沟通,或直接拨打报警电话,谨防上当受骗。坚决抵制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把好奇心、不服输的精神用在比学习、比成绩上,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守法公民。

下一步,辉南县人民法院将依托法治副校长职能,积极参与校园安全管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辉南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吉林高院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