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要闻
以案释法丨遭遇“调表”二手车 法官调解维民权
  发布时间:2023-11-20 09:46:41 打印 字号: |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手车凭借价格优势和选择多样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伴随而来的就是与之相关的买卖纠纷问题。日前,长岭县人民法院利发盛人民法庭受理了一起二手车买卖纠纷案件,并成功调解结案。

李某于2020年在张某的二手车公司购买了一辆大众轿车。今年2月,李某要将该大众轿车出售给他人。经第三方检测,该车曾于2020年8月人为调过里程表,从10万里程调至5万里程。李某认为张某存在隐瞒调表的行为,属于民事欺诈,遂将其起诉到法院,要求张某赔偿损失9800元。

受理案件后,法官当即与原被告双方取得联系,因原被告均不在本地居住,法官本着解决矛盾、减轻诉累的原则,经与原被告双方沟通,约定了线上调解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调解过程中,法官首先向原被告双方核实了案件情况和购车事实,在双方均无异议后,一方面晓之以理,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让被告无可辩解;另一方面述之以法,向原被告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舒缓原告情绪,督促被告主动承担赔偿责任。

听了法官的话,被告表示确实是自己的工作失误,愿意赔偿原告1000元,但原告则表示赔偿金太少,无法接受。法官见状,继续做调解工作。“有句话说得好,买卖不成仁义在!你们这笔买卖,车都开了三年了,发生这个事情应该是你们都不想看到的,不管张某是疏忽大意还是故意隐瞒,都要给予李某赔偿。现在你们二人提出的金额差得有点多,你们看看愿不愿意再增加或者减少一些?”

闻言,张某也表态,表示可以赔偿3000元。李某也表示愿意接受3000元的赔偿。随后,张某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将钱款全额给付李某。该案圆满化解。

法官提醒

二手车虽较新车有价格优势,但购买二手车亦存在一定风险,除篡改里程外,二手车交易中隐瞒重大事故、伪造评估报告等欺诈情况也时有发生,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不利于交易的稳定性。

在此提醒,广大二手车经营者应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有关二手车的行驶里程、维修记录、交易记录等信息,不得用模棱两可、避重就轻的说辞误导消费者。广大消费者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要在有经营资质的二手车商处购车,并充分对意向车辆进行考察,主动要求出卖人告知二手车的事故及维修情况,如果不能告知的,则可共同委托第三方对车辆状况进行鉴定。



 
来源:长岭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吉林高院新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