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不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索“无讼村居+综治中心+智慧法庭”的“三调联动”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推进相关资源力量优化整合,形成“源头治理、跟进解纷、定分止争”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努力做到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真正实现化解矛盾在基层、服务群众“零距离”。
共建无讼村屯 筑牢矛盾解纷的“基层前哨”
“他就霸占我的土地不给,我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把地种消停!”
王某与郭某系再婚,双方各带一名子女,后姐姐李某外嫁,自己应分的承包地由本人耕种。多年后,王某与郭某相继离世,两位老人去世后,由姐姐李某继续耕种两位老人土地。一次,弟弟偶然在村委会台账中发现姐姐已经不在台账中,而自己却在台账中,认为按道理应该由自己耕种两位老人的土地。故疫情期间,姐姐未及时耕种土地,弟弟便一直耕种至今,且拒不归还。姐弟双方矛盾激烈,都不肯让步。
该案受理后,环城法庭积极联系当地村委会,一起探寻双方的症结所在,从情理、法理角度做姐姐和弟弟工作,最后姐弟双方冰释前嫌,各让一步,案件顺利调解,解开了姐弟俩多年的心结。
环城人民法庭建立司法需求反馈机制,通过线下实地走访、线上问卷分析、案件数据整理等方式了解辖区内群众司法需求。
通过该案的调解,法官发现农村百姓针对土地纠纷知识匮乏,无论是政策还是法律均了解尚浅,因而矛盾频发,故环城法庭针对土地纠纷开办乡村普法讲堂,旨在通过创新性、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内容,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方案,实现从源头上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
联动综治中心 共建矛盾解纷的“法治枢纽”
“这个月有一起案件矛盾比较突出,涉及百姓较多,老百姓损失很大,看看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某村书记说道。
在与综治中心例会过程中,某村反映,由于今年雨水较大,某村的承包地被大面积水淹,经过村民反映是某公司在修建工程时使得地势变高,导致责任田内排水不畅,进而农田被淹,在双方针对过水面积及实际损失等焦点争执不下时,法庭在日常例会中针对如何确定损失、如何保证调解效力均进行了指导,最终双方通过第三方的评估确定过水面积及受损损失,经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和解协议,让百姓没有后顾之忧。
环城人民法庭与辖区内各综治中心分别签订关于构建多元解纷机制的工作意见,通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分流机制、联调机制等方式,进一步推进基层综治中心的实体化和规范化建设,着力建设群众“家门口”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有效避免了群众多地跑、多地问、多地等,让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成为现实。
赋能智慧法庭 解锁矛盾解纷的“最新路径”
“法官,咱们这个关于高额彩礼的视频点击量已经超百万了!
“王书记,真不错,咱们还得继续筹划下一期啊……”
针对近年来涉彩礼纠纷增多甚至引发恶性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制发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明确禁止以彩礼为名索取财物,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基于此,环城法庭法官定期到无讼示范村进行走访、踏查,借助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村书记在抖音、快手100多万粉丝的流量,拍摄普法小视频,拓宽普法半径,引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推进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环城人民法庭深化推进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探索开展“三调联动”,围绕民生问题,把脉矛盾根源,努力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