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河林区基层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农民工欠薪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了6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此前,徐某等6人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被告某建筑公司吉林项目部负责人马某,马某雇佣徐某等人为马某承包的长白山某办公大楼外墙进行彩绘,双方口头约定劳务费按每平方米160元计算。工程竣工后,由于暂时无钱支付工程款,马某便为徐某等6人出具了欠条,载明欠徐某施工的彩绘工程款金额11.7万元。事后,徐某等人多次催要无果,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徐某等人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收案后,立即查阅了卷宗,由于徐某仅提供了一份书证,再无其它证据,承办法官便与徐某进行电话联系,询问其能否找到出具欠条的马某出庭。
徐某表示马某一直处于失联状态,不知所踪,所以不得已起诉了某建筑公司。由于此案涉及农民工工资,问题关键在于各方责任界定和农民工拖欠劳务费的快速解决办法。
面对问题,白河林区基层法院迅速行动,因该公司在法院涉案较多,承办法官对相关案件逐一进行了检索,发现某建筑公司授权了王某处理与案涉工程相关事宜,但多次联系王某均未出面,因该案为检察院支持起诉案件,遂承办法官与检察院负责该案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经过沟通了解,找到了一直未出面的王某,向其说明了案件具体情况。
王某向法官表示,徐某等人为马某雇佣,并非受某建筑公司雇佣,且马某出具的欠条所载工程量与实际施工量存在出入,要求对工程进行司法鉴定。
对此,承办法官表示理解,并针对其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释法明理。承办法官向王某说明该公司允许马某以其名义对外施工,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风险,徐某虽然是马某雇佣的,但该公司是徐某施工工程的受益人,且案涉工程款数额不大,工程类司法鉴定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较高,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尽快查清事实,实质解决纠纷,遂征得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际测量。
调解当天,承办法官、检察院负责干警与双方当事人一起到工程现场在双方当事人的见证下,法院邀请第三方技术工人用专业测量工具按照施工面积逐一进行测量,由法官进行记录、拍照,双方当事人进行确认,最后将测量面积与欠条面积相对比,发现工程量与欠条确认的工程量差距不大。
“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为快速解决纠纷,在法官的再次劝说下,徐某作出让步,将起诉金额11.7万元降到10万元,王某代表建筑公司同意三个月内分两次支付徐某10万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法官当天出具了调解协议和民事调解书。
案件结案后,承办法官将给付日期记录在案,在每一笔款给付时间的前一天督促该公司自动履行义务,徐某收到款项后立即分给了其他5名工人。工人收到工资后给承办法官致电感谢道:“谢谢法官,让我们能过好一个安稳年。”
在处理此次纠纷中,白河林区基层法院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减轻当事人诉累,提高诉服质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下一步,白河林区基层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着力为群众排忧解难。